编者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24年下半年,学校将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也是总结办学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良好契机,更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抓好本科评估氛围营造,展示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进程与动态,凝练各单位、部门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分享各单位、部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做法,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直通车】系列访谈。
本期专访社会科学处处长褚夫敏。
记者:您好,褚处长,社会科学处上半年的工作成效怎样?
褚夫敏:上半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体社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人文社科工作取得新突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我校在全省排名第29位,同类高校中仅次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山东管理学院。
社科成果“培育”成效显着。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5项(含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民族宗教委重点课题12项(居同类高校首位)、2024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3项、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30项、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和山东省学校卫生协会专项课题等共计61项,以上各类项目获批情况均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民委项目也陆续公示,我校共获批6项,不仅实现该叁大类别2023年零的突破,立项总量为近四年最高。
社科研究“搭台”和学术氛围“浸润”有力推进。立足有组织科研,持续开展“学术繁荣计划”,上半年共举办人文社科类国家级学术会议2场,举办“名师大讲堂”、青年学者论坛等学术活动20余场,邀请知名专家辅导申报本子线下线下累计20余场次。邀请多位颁刊主编来校指导人文社科和期刊高质量发展问题。
社科普及“拓展”打开局面。多人次参加省市社科普及宣讲活动,其中《滕国故城及其文化》入选齐鲁大讲坛。承办枣庄市“铭记奋斗历程,勇担历史使命”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和“中共山东百年历史图片展”巡回展。承办省教科院牵头的鲁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调研座谈会。启动“班墨文化”“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等系列宣讲活动。
记者:您作为社会科学处处长,接下来的工作思路是怎样的?
褚夫敏:2024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起始之年,是我们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学校乘势而上系统谋划升大升博美好愿景的关键一年,社会科学处将深化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深化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深入谋划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脚踏实地,一以贯之,持续助力我校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社会科学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1381”工作思路,发挥“一个作用”,打造“叁个品牌”,强化“八项支撑”,形成“一种氛围”。
“发挥一个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好服务引导作用,全面提升社科处科研组织效能和服务质量;
“打造叁个品牌”,就是打造墨学研究、石榴文化研究、世界语研究叁个品牌,尽快做出标志性成果,打造属于枣院的特色品牌;
强化“八项支撑”,就是强化高层次项目培育、强化高质量成果产出、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强化新型智库创建、强化社科普及活动、强化学校社科联建设、强化科研管理和强化科研诚信建设。
形成“一种氛围”,就是在全校积极营造“人人有团队,人人做科研”的学术气氛和科研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社科研究“搭台”工程。以学校人文社科学科优势为基础,以获取竞争优势为导向,以社会区域需求为考量,积极搭建省市级科研平台。立足世界语研究,申报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聚焦墨学研究,举行《墨子学刊》创刊仪式暨墨学高端学术研讨会;围绕石榴文化,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科联共建枣庄石榴文化研究院。
二是实施科研团队“集聚”工程。引导广大研究人员,打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和界限,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鲁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模式,培育“开放、集成、高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形成“人人有团队、人人进团队”的良好局面。
叁是实施社科成果“培育”工程。对有实力的青年教师和有创新思路的教师重点培养,加大培育力度。加大力度资助教师出版20万字以上高水平学术着作,加大力度鼓励支持相关成果申报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四是实施社科品牌“打造”工程。以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项目为抓手,聚焦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学术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尤其是墨学科研团队、世界语研究团队、石榴文化研究团队等,尽快做出标志性成果,把我校这些人文特色擦亮做实,打造属于国产精品怡红院毛多婬妇XXXX乱大交69的特色品牌。
下半年,社会科学处将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研考核评价方式、提升科研管理服务引导效能,扛牢科研助力学校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责任担当,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记者:为做好审核评估,社会科学处做了哪些准备?
褚夫敏:我们通过实施意识形态“筑基”工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思想文化阵地管理,探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师生、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通过实施科研团队“集聚”工程,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通过社科研究“搭台”工程,为全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平台支撑;通过实施学术氛围“浸润”工程,持续推行“学术繁荣计划”,开展“名师大讲堂”等常态化学术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学习资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李申磊 编导/徐海波)